您好!欢迎来到安徽优奇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0551-62639950
超过5000家用户的共同选择

资讯中心
news 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资讯中心 集团动态

35岁前你可以做错很多事,对的只需要一件就够了

发布时间:2018-11-30 浏览量:2133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 35 位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榜单,是全球最权威的榜单之一。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Facebook创始人小扎、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等,都曾入选此榜单。

 

每年榜单发布的时候,被同龄人抛弃的感受都更强烈一些。

 

他们比我们优秀在哪里?我们总试图从他们的经历里找出一些通往成功的蛛丝马迹,但这种努力往往徒劳:

 

你说起点重要吧,今年入选的许寄和2013年入选的赵柏闻都没读大学;

 

于是你说起点不重要吧,纷纷放弃学位的张欣立、印奇、穆斯塔法·苏莱曼,人家之前上的可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

 

看了一圈我们发现,这世上哪有什么非A即B的答案,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等着你自己书写。


我们挑选了今年榜单里的三位,看看他们到底做对了什么。


年轻=做很多错事

而对的事只要一件就够了

 

33岁的许寄是一个“没上过大学的社会人”。他就是那个经常惹祸、离经叛道的“坏小子”,让家长老师无比头疼,还差点被学校开除。

 

当年,他修过自行车、杀过鱼、学过理发。受到高中同学的刺激,他认清还是得有个一技之长,决定去学无人问津的编程。

 

那是2003年前后,阿里成立不过4年,程序猿还不像今天这么炙手可热。

 

他读的不是北大,而是北大青鸟的程序员培训班,第一期就三个月。学完前两期找到一份敲代码的工作,又继续修完了最后一期高阶培训课程。

 

怀着换个公司看看的想法,当时还分不清淘宝和支付宝的他,收到了阿里巴巴的面试通知,招聘专场挂着的一句话击中了许寄,“If not me,who? If not now,when?”当时就有种确认眼神的归属感。


于是,他在23岁加入支付宝,开启了技术生涯。

 

从误打误撞学了编程,到搭上阿里这趟互联网风口上的快车,是运气,却也不只是运气。

 

许寄在安徽长大,离支付宝团队的大本营杭州很近,本以为回家很方便,后来却发现,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


阿里的工作强度之大有目共睹, 仅在过去三年,他和他所在的团队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韩国等,和当地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了9个本地版支付宝。

 

团队里每个人的护照上盖的章都满满当当,还没到十年就需要换;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定定神,想想自己是在新加坡还是越南;他们练就了在东南亚不同口音的英语中自由切换的能力,印度英语、菲律宾英语、越南英语都得会……


也许是早些年间的经历让许寄比同龄人更清醒,他把自己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平台。


他很赞同阿里合伙人王帅的一句话:“对于年轻人来讲,舞台很重要。要是没有这么广阔的舞台,何处安放我们这么不安于平凡的灵魂?”

 

年轻时你可能会做错很多事,而对的事有一件就够了

 

年轻=无数机会

但再开挂的人生也不能什么都想要

 

30岁的印奇,人如其名,经历也十分传奇。

 

小时候看《终结者》,人工智能控制着全球核武器的危险情景深深留在他的脑海中,他不禁困惑,难道科技最终的结果是对我们自己的毁灭吗?

 

这可不行。从那天起,他希望靠自己的力量让人工智能可以使未来变得美好而不是走向毁灭。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开挂般的传奇人生。

 

从小斩获无数“状元”头衔、大赛奖项,他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仅学习好,篮球、足球、辩论、书法都不在话下。高中没毕业就被清华大学选中,入学后又进入了“姚期智实验班”。

 

正是在“姚班”他遇到了他未来的两位合伙人。这两位也是计算机极客,“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一天不编程就难受。”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期间,印奇就建立起一套当时世界上最精准的人脸识别系统,这套系统已被运用在微软的Windows系统中。

7年前,三位合伙人在北京创立了旷视科技(Megvii)。技术遇到瓶颈后,印奇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留学期间,因为要和国内保持进度,再加上时差,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还照常上课。

 

博士还没毕业但创业进入关键时期,他犹豫了一下,最终选择放弃学位回国继续创业。


他说,学历不能成为评判好坏的标准,“历史上最优秀的工程师、黑客也不是Ph.D,论文发布也不代表公司的技术能力。”

 

如今,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在使用旷视科技的面部识别平台Face++。地铁和火车站用它来加快检票过程;银行app也用它来确认用户的身份。

 

即使是开挂的学霸,你也不能什么都想要——换句话说,得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

 

年轻=英雄主义

理想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一点

 

33岁的穆斯塔法·苏莱曼在伦敦北部长大,父亲是叙利亚出生的出租车司机,母亲是名护士。

 

11岁时他也曾有过商业梦想。苏莱曼上中学时就和最好的朋友在操场上卖甜食,甚至雇用其他同学当售货员。他回忆说,在老师关闭他的小店之前,他的“生意”已经做得相当大了。

 

几年后,苏莱曼却有了更多的英雄主义。他和团队一起,花了一个夏天的时间去伦敦各地的餐馆和景点考察。

 

为了设身处地地评估这些设施对残疾人的可及性,考察的过程中他们借了一个轮椅,这样就可以测试出真正坐轮椅的人能不能在这些地方便利地生活。

 

他说,“基于此,我们为年轻残疾人发布了一份长达80页的伦敦指南。”

 

在他后来的人生中,苏莱曼从未忘记社会责任这四个字。

 

作为一个全A学生,他选择了牛津大学。然而,由于他所学的哲学和神学“与现实世界距离较远”,而他对这个不公正、不平等的世界感到不安,他从这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学府退学了。

 

他辗转去过非营利组织,在政府当过公务员,但当意识到它们的种种局限与

他改变世界的愿望相去甚远时,他离开得很决绝。


离开后,他进入了科技界,成为了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的创始人之一。


世界上第一个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阿法狗(AlphaGo)就是由DeepMind公司研发的。

 

科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道德争议,AI引发的伦理课题数不胜数。

 

“科技的巨大力量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我认为这将会是硅谷及其科技公司真正理解这种责任的年代。”

 

理想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一点。

 

写在最后

 

通过阅读和讲述别人的故事,我们总希望get一套通往自己人生巅峰的算法。


但很遗憾,这世上没有一条路,叫作通往成功的套路。


以上成功人士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没有共同点。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拥有了无限的、从不同角度切入的可能性:


今年上榜的工学女科学家周欢萍,成长于80年代的中国,小时候家里没有通电,她和兄弟姐妹就在煤油灯下做作业,也正是这样的童年经历激励了她投身于太阳能技术的发展;

 

生物技术公司Verge Genomics(维智基因)联合创始人张欣立,因为不愿自己的研究成果静悄悄地坐在某处的书架上,她想让它问世,帮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当年的那些梦想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后悔吗?柴米油盐、穿衣住房是不是已经成为你生活的全部?

 

别忘了,还有一部叫作《我》的史诗等着你自己去书写。


而谁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